第(2/3)页 我开始慢慢地习惯了周末在乐队的排练伴奏中,奋笔疾书写考卷度过。话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算的上是一个非常有定力的好学生了,不管乐队怎么吵闹,都没有影响过我答题的进度。因为答完题,我就有时间静静地坐在一旁看他们唱歌了。等到乐队排练结束,就迎来了全乐队最重要的环节,大家纷纷从书包里掏出考试卷子,聚在一起,拿着我的卷子答案——开抄。 其实,说到这,我想要洗白自己。我最开始对这样的行为确实是抵制的,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居然听进去了何家承他们的歪理邪说,不再反对。按照他们的概念,就是毕业以后的工作生活,谁用得着去解答这么难的语文或者数学题目?如果不打算做专门研究的,学这么深奥又有什么用?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我竟无言以对。 所以,我最终还是倒戈了,接受了被抄作业的这个现实。开始的时候,偶尔我还会努力做着内心挣扎,想要挑挑拣拣给大伙指导几句,但说实在的,面对他们薄弱的基础,可能要辅导的话还真的要从1+2=3说起。所以,后来我也就懒散了。 如今回想起来,如果知道了当时的这段灰色记忆,乐队成员不少的学生家长估计都要来讨伐我——就因为你,我们家的孩子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拿到好成绩,最后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没有找到好工作……现在会想起来,我也只能无奈地笑。年轻的时候,毕竟思考得少,只沉醉于当下的幸福和欢笑,谁又会想到多年以后的事儿呢。 说到沉醉当下的幸福和欢笑,就不得不说高二那年寒假前的新年晚会。记忆中,上学的时候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每年的新年晚会了。虽然过后马上就是期末考试,但是依然不能阻挡每个学生对新年晚会的期盼。 何家承的乐队从高二开始组建,排练了好几个月,终于等到新年晚会准备大展身手。 每个八零后记忆中的新年晚会,大概都是遍地瓜子橘子的茶话会。一个小魔术,一首清唱,一个小舞蹈,反正我之前是从来都没有见过架子鼓、贝斯、吉他齐上阵的热络现场。 当何家承带着他的乐队开始在班上唱响第一首歌的时候,我总算是懂得了一炮走红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 电音混着架子鼓的轰鸣声,迅速就引来了全年级的围观。然后各个班都开始像要踩破门槛一样,来我们班要求乐队去他们班上表演。乐队开始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走秀。 这一次,看着他们在音乐中那份自信的目光,就连每次见到他们都皱眉头的班主任眼神都开始变得柔和。 最后,他们成了全校晚会名单之外的特殊嘉宾,全套家当全部搬上了校礼堂的舞台,通过校园电视台,每个班上都能看到他们的演出。 到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依然能感觉到他们的音乐声中的热血沸腾。其实,也不一定是唱得多么地优秀,那股热情只是唱出了每个年轻的心中那一股叛逆的心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