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何家承的名号早在高一的时候就曾经有所耳闻,当时就已经是传说中的风云人物,也是老师眼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要知道,他何少可是那种能把课堂搅和的风生水起的那种学生,总能在课堂上制造出不是随随便便哪个老师就能hold住的场面。如果他只是会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趴在那课桌上睡觉,那那节课的老师就已经可以念阿弥陀佛了。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分班的时候,自然哪个班主任都不会想把他收入囊中,可他就偏偏要选择文科班。 说到文理分科,虽然现在已经成为历史,成为那个曾经属于我们的特定时代,也造就了属于我们的独特记忆。 选文还是选理?也许这就将决定你未来的不同人生。你还记得你当初选择的时候,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吗? 其实,对当时的我来说,选文理的时候,好像并没有把它当作人生规划的重要节点,而事实上也并不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一般,并且没有特别擅长的学科,或者特别弱的学科,老师都会苦口婆心地劝说你为了升学分数线,选择理科。因为理科院校专业的招生数是要远远大于文科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当时的年级文理比例是八比一的原因。 我只能说,那个时候,小小的我们就已经懂得梦想照进现实了。即使你再喜欢史地政,再喜欢文学,也要给高考分数线让行。考哪科更保险才是选择文理分班的根本,并没有人能真的把理想放到第一位。当时有不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好学生都受过不小的煎熬,需要经历人生第一次权衡,做出痛苦的抉择。 当然,有两种学生除外,一种就是我这种,偏科偏得极其厉害的,物理化全都不及格,所以根本不用纠结,老师都不会拦着就能进文科班。还有一种就是何家承这种哪科成绩都不及格的,去哪个班都一样,他反而可以全凭自己爱好,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文理科,完全可以单纯为了想和哪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上课,而免去权衡。 于是,他就是单纯为了几个组乐队的哥们儿,选择了文科班。他以前的班主任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而我们的班主任如临大敌。 针对令人头疼的何家承,班主任专门制定了第一条原地包围措施,也就是在排座位的时候,特意以他为中心原点,周围安排满了都是班上一等一听话乖巧的好学生。这样就做到了把他和那群所谓的狐朋狗友彻底隔离开。美其名曰,重点帮扶对象。何家承也正是因此在班里迅速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而我就是被老师安排在他周围的乖巧好学生之一,坐在他的正前方。当然,事实上,我并没有完成老师教给我的感化帮扶任务,而是彻底的倒戈了。这还是后话。 我俩的第一次相识,就源于这次座位调整的“原地包围”措施。对于班主任的安排,何家承心知肚明,但毕竟他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想的是,不管你班主任给我这儿摆什么七星阵,我何家承都不会坐以待毙——首先我就要给你这些乖宝宝们一个下马威。于是,何家承选择在文科班的第一堂课,同学们都起立齐声喊老师好之后,悄无声息地用一只脚抽走了我的凳子,而运动神经一向不发达的我应声落地,搞出了特别大的动静。 我还记得,当时不明所以的前排同学全部都惊讶的扭头看向坐地上的我,而瞧了个满眼的后排同学全都看着坐在地上的我笑的东倒西歪。老师问我究竟怎么回事,我可能是一下子摔懵了,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最主要的是,我竟然没有直接跟老师指正何家承如何陷害,只是红着脸,一脸懵逼地起身立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