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大夫大喜,有些兴奋:“太好了世子,有景大夫在,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办法了!” 宣胤睨了景喜一眼:“她当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吗?” 杨大夫想起去年与景喜一同会诊的一个血吸虫病例,口若悬河: “去年在衮州,老夫在医馆接到一个病人,不过弱冠年纪,肚腹竟然大如怀胎六月的妇人,我与另外一名经验丰富的坐堂大夫都束手无策,恰逢景大夫……” “够了,我不想听。”宣胤冷冰冰的打断了喋喋不休的杨大夫,“你只需要回答我是或不是就行了。” 杨大夫张着的嘴还没闭上:“是!” “那这里就交给你们了。”宣胤又招来随行的一名将领,蹙眉问道,“盐场那边的运作如何了?” 将领近前说了几句话,宣胤立刻率人走了。 只将清风留了下来:“这里你看着,大夫们有什么要求要尽量满足。” “是!请世子放心。”清风目送宣胤离去,回头就笑着跟景喜说话。 “景大夫你听见了没有,世子刚才说了‘大夫们’,世子总算对你改观了,慕容公子一出马,果真非同凡响。” 景喜笑了笑,其实她并不在乎宣胤是否承认她的大夫身份。 但如果这是一张日后方便行事的通行证的话,那么也挺好的。 杨大夫已经五十多岁了,从医三十多年,经验非常丰富,医德又很高尚,在南地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前,他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瘟疫,跟着他当时的师父参与了救治。 但遗憾的是,那一次他的恩师不幸染上瘟疫,病逝了。 而今有他坐镇疫区,景喜深感欣慰。 两人并肩往临时搭建的棚户里去,杨大夫开始给景喜介绍疫情。 刚一进去,另有两名大夫都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景大夫?” 杨大夫诧异:“你们都认识景大夫?” 景喜答道:“我与杜若四处收药的时候去了不少地方,在安城和平城认识了赵大夫和方大夫,赵大夫和方大夫很优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