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儒法之争-《文明重启计划》
第(2/3)页
诸葛镜哈哈一笑,似乎很满意秦王的夸赞,但是他转而眯起双眼,说道:“其实在下最为推崇法家了。”
秦王一愣:“法家?先生看着不像是如此粗暴的人。”
诸葛镜笑得愈发放肆。
“大王可不要这么想,法家虽然粗暴,却最有效。法律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还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儒家是治世之道,法家却是救世之道。臣敢担保,不出五年,就是法家盛行诸侯的时代。大王应该趁此机会,抢先搜罗法家的人才,予以重用,自然就先各诸侯国一步了。”
秦王听完诸葛镜的一番话,陷入了深思,而后问道:“法家现今可有掌教人?自申不洅死后,似乎就没听说了。”
诸葛镜眯起双眼,微微笑道:“法家现今的确没有掌教人了,但是真正能推行法家的人才,却不一定就是法家的人。”
秦王满脸迷惑,正欲开口再问,诸葛镜却是起身道:“在下乏了,今日就先请大王早回吧。”
秦王无奈的起身,行了一礼,离开了。
秦王离去以后,诸葛镜并没有去休息,反而是自己独自走到院外,悠悠的散起步子来。
“儒教已经兴盛了一百年,盛行诸侯,就连天子都奉为圭泉,也是时候换家流派上台了。满嘴仁义道德的话,也已经听得不耐烦了。言子渊呀,你以一己之力,维持这乱世平静几近二十年,三家分晋礼崩乐坏也推不倒你掌舵的儒教,确实是个让我头疼的对手。但是又如何呢?你已经没有几年可活了,最后上台的还得是法家。”
后世被称为儒法之争的这次流派斗争,往往以冉求入秦,以儒生身份行法家之道为起点,以言子渊病逝为终点,可是事实上,是诸葛镜亲手拉开了儒法之争的序幕,在背后推波助澜,可这些都不会被写进史书里。
不论怎么说,儒家与法家的斗争,自这一刻开始,正式拉开了帷幕。
......
鲁国,曲阜,曲阜书院。
此刻守在言子渊小院门外的几名书童都有些惶恐不安,他们侍奉言子渊已经有十多年了,却还是第一次遇见今天这样的情况。
此刻小院内,正好端坐着七十二人,正好对应曲阜城内七十二家书院。放在以前,历届儒教交流会即便举办,到会的书院院长最多时也不过三十六人,少时仅仅十二人,可今天书童们眼见着那些放在往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各院院长一个个走进小院,都惊得语无伦次。
儒教交流会事前的准备事项,竟要劳动七十二家书院的院长吗?
小院的屋内有些拥挤,小屋不大,却挤满了整个曲阜城最有名望的大儒,可以说,这七十二个人就是整个儒教最中坚的力量了。因为实在摆放不下那么多桌椅,有些院长只能站着,而这些院长,都相对而言比较年轻,辈分较低。
坐在正中间的言子渊看了看众人,笑了笑:“大家都来齐了呀,事发突然,没来得及准备就急召大家来,委屈诸位了。”
众人赶忙客气道:“无妨无妨。”
一名年迈的老人先开口了:“不知言院长此番召集我们前来,所为何事?信上说是讨论本届儒教交流会的准备事项,可是想来不止这么简单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