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野猪的踪迹倒是发现很多,借着小狗的嗅觉,张建东偷摸打了几头。 有了枪确实不一样。 五六半一共十发子弹,加上一发复合弩的弩箭,打猎效率远胜以往。 要不是顾忌着老虎出没,一半子弹都要留着,估计野猪还没进村就被张建东打得差不多了。 除了枪好用之外,杨石权送的狗也很不错。 不到半岁的狗,体力是跟不上,还没法帮着战斗,不过灵敏的嗅觉已经崭露头角了。 循着野猪的痕迹,小狗一追一个准。 张建东只需要跟在后面,远远地放冷枪就行了,那叫一个轻松愉快。 偶尔有危险时,小狗也能提前预警,让张建东不至于没有准备,被打个措手不及。 如果说枪是张建东手里更加锋利的刀,那小狗就是他的眼睛了。 蒙着头瞎转,效率低不说,还有些危险。 如今多了只眼睛,才让张建东真正体会到打猎的爽快。 小狗爪黄脸黄肚子黄,从脑后至后背、尾巴,一片漆黑,标准的黑背犬。 外形方面继承了母亲的基因,而嗅觉和活泼好动的性格则是黑虎的功劳。 张建东给它取名叫黑豹。 这是前世陪伴他时间最长的猎犬的名字。 虽然有些土,但却承载着他最美好的记忆。 黑豹倒是挺喜欢这个名字,与张建东相处几天之后,就彻底熟悉了。 估计现在杨石权想要回去,它也不愿意了。 没别的,伙食太好了。 杨石权虽然懂打猎,但他身为村长,大部分时间都要忙村子里的事。 农忙的时候指挥劳动,农闲的时候偶尔上个几趟山。 打到的肉也是紧着人先吃。 所剩不多的边角再过黑虎一趟嘴,剩下的一点骨头渣子还要兄弟姐妹几个抢着来。 就这已经算是很好了。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难得吃一回肉,更何况狗呢? 也就是杨石权是个懂狗的人,知道猎犬不吃肉是不行的,这才从嘴里省下点东西。 而跟了张建东,顿顿有新鲜的肉吃,还不用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