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死亡冰柱(下)-《盗高一尺》


    第(2/3)页

    操,白感动了。

    见金元宝一语不发的转过身去,闷闷不乐,李绿蚁微微一笑:他倒想船上有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但是现在还没有,所以如果当时自己真的一口气没憋上来,窝瓜也没及时的救下,估计自己真的就凉凉了。

    四天前的夜里——

    金元宝嘟嘟囔囔的“所以你知道了吧,我是非常讨厌坐火车的,特别是咱们经历的那什么什么冰棍事件一样,再次被困在冰冷、狭小、没有人情味的空间里,你还记得吗?咱们经历的那事?”

    李绿蚁揉了揉太阳穴,困得不行,只想睡觉,因此随意应承着“知道知道,不过窝瓜,咱们还是快点睡吧,刚才就跟你聊了半天人生,再不睡天都亮了,你不想坐火车回去,咱们就坐客运汽车吧。”

    “哎,这个主意不错,屎壳郎,我们能去南京吗?”

    “去南京干嘛?”

    “之前黑眼镜不是好多东西都在南京博物馆借的吗?我也想去借个来。”

    “你要借什么?”

    “听说越王勾践剑在南京博物馆里,我写个欠条,不知道南京博物馆肯不肯借,最好是没有利息的那种,我先借来切几天菜,再租出去几天收高利贷,嘿嘿,屎壳郎,屎壳郎,你说他肯不肯借?我不识字啊,借条你能不能给我写个?”

    “呼呼呼呼——”

    李绿蚁不再管窝瓜的满嘴跑火车,直接装睡:不得不说,窝瓜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想的还挺美,虽然不知道黑眼镜是怎么跟南京博物馆借了那么多东西,但是引得窝瓜想将人家的越王勾践剑借回来切菜????

    黑眼镜罪过不小。

    窝瓜求了李绿蚁半天也不见他吭声,自顾自的“你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啊,咱们一定得从南京绕回去,不然我不走,我一定要去!”

    夜晚寂静,蝉鸣渐歇。

    “呼呼——”民宿里的呼噜声如旱地雷,一切都静悄悄的。

    忽然一阵嘈杂的“叮铃”声将李绿蚁惊醒,窝瓜雷打不动,还是呼呼大睡,李绿蚁睡眼惺忪的睁开眼,看了看座机号码:长岛医院的?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喂,您好,请问是秦翩翩的朋友,金元宝先生吗?”

    李绿蚁侧头看了一下正在呼呼大睡的金元宝:对了,之前在填医院的那张探视单子时,金元宝为了撩那个做记录的小护士,因此从李绿蚁手里将填表的单子抢过去,自己填了自己的名字,因为考虑到自己两人要在秦翩翩病愈前都留在长岛,两人也没有电话,因此联系电话也填了旅店的名字。

    “是,怎么了?”

    “这么晚打扰不好意思,但是我们有一个很为难的事情一定要跟您商讨一下,就是本来在0923号病房内的秦翩翩小姐,原本定好的是在四天后出院,在刚刚值班护士去她病房内看望时,忽然失踪了。”

    “失踪了?!”

    “是的,那位秦小姐留下一张字条,好像是转交给您的,先生如果不放心,请马上到这里来一趟。”

    李绿蚁心头一震,连忙答应,将窝瓜摇醒,电话却没有挂,对着值班护士的“那张字条写了什么?”

    “是很奇怪的一些符号,我们不太看得懂,先生如果你看得懂的话,还是赶紧到这里来一趟吧。”

    金元宝悠悠转醒,看着李绿蚁着急忙慌的样子,揉着眼睛的“咋了这是?”

    “秦翩翩在医院失踪了,我们快去医院一趟!”

    “啥?”

    中山陵顶——

    此时此刻——

    “咱们回去吧”,李绿蚁心有戚戚,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总有点风声鹤唳,金元宝累得直喘气,坐在石阶上不起来。而此时两人的眼睛却忽然被一个极特别的景象攥住了。

    一位衣衫前后都湿透的妇女正扛着一架轮椅上来,有时扛着太累,她就放在腹前提着,这样也维持不住时就单手从扶手穿过斜靠着身体气喘吁吁地挎着,有这样许多次转换。周边有人见到了要来帮忙,她却婉言谢绝了。而观察她的双腿都是健康的,不甚明白她的用意。既金元宝不急着走,李绿蚁也坐在他身旁看看究竟。

    好半晌后,她终于登到上面,连忙把轮椅放下却也不休息,一脸焦急地看向下面,李绿蚁这才注视到在下面也有一个穿深蓝色T恤的人,他的衣服都紧贴着他的身子,走的每一步似乎都能留下一个湿的脚印,却横抱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步履稳健的走上来,在女人的帮助下将男孩一起扶到了轮椅上。

    出人意料的是,末了那位父亲松了一口气,丝毫未言及一路辛劳,对男孩竖了一个大拇指,反而夸赞他一路表现十分坚强勇敢。看到男孩自豪的笑容,李绿蚁的心不知为什么,忽然一下子揪的紧紧的。

    毋宁说离此地最近的地铁口在几公里以外,但数千级台阶便已让人叫苦不迭,何况负重良久。现在是午后一点,不知他们何时到达,何时从家中出发,又何时萌生要来最高处一看南京中山陵的愿望——

    此刻李绿蚁对一路来此地的辛苦已再无任何的怨言。而一霎时先前平台上许多扯着女高音喊叫的导游的扩音器电池耗尽,人群因为酷暑而闷闷无言,连梧桐树上鸣叫的夏蝉也都缄默。他们摆好了一个姿势,请了一位游客照相。父亲挽着母亲的肩头,另一只手都紧握男孩的手。背后那扇封印着石碑的门也大开。男孩面对大家的注视显得有些羞怯,却还是对着镜头腼腆的笑着。父母也一直满足的笑,并不忧愁。

    耳畔也有清风吹众人湿润无言的眼角,头顶也有烈日蒸腾围观者澎湃静默的心跳。

    《左传·襄公三年》中有一句“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说的是只有有才德的人,才能举荐像自己一样有德的人。而看到这一幕,应该说:惟其父母有之如此不屈坚持的意志,是以孩子才能有如此相似顽强的精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