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武安大行(大结局)-《全面战争之伐清》


    第(2/3)页

    的,等到许多年过去就会产生变化了……

    在苏言将对都护府与藩王之间的关系解释给朝臣以后,朝臣们虽然还是不太放心藩王外封,但他们还是勉强平静了下来,不再有反对的声音。

    另一边,朝廷下令组建秦王卫军,这支军队从各支军队中挑选精兵,他们有家室者也需要一同迁往波斯,经过两个多月的组建,三个标的编制才终于凑满,秦王于是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在皇帝、皇后和一众亲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踏上了前往封地的道路。

    看着远去的秦王车驾,苏言心中百感交集,他心中非常清楚,波斯到这里路途遥远,次子这一前往,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而这也是他和次子的最后一见。

    和秦王一同前往的还有波斯大都护沐天波,沐天波在波斯的威望颇高,还需要他来稳定波斯地方的人心,而他的两个儿子倒是没有一同前往了,长子沐忠显被调入兵部担任侍郎之职,次子沐忠亮调入总都督府任职。

    另外,傅兴华身上的征西大将军、西海都护府等职位也被卸下,刚好定国公张名振身体微恙,向苏言上奏请求允准他辞官养病,苏言便将傅兴华调为总都督府右都督,暂时代替张名振。

    两年后,武安二十四年,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德川幕府终于从内战中决出胜负,击败了仙台藩的军队,重新统一了东瀛,但大夏显然不会给他们恢复国力的机会。

    次年,征东督师苏辅以德川幕府不敬上国,未缴朝贡之由讨伐德川,亲自领兵兵分三路东征,一路登***国,四国幕府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夏军的猛烈攻势之下,只坚持了不过三月便陷落于夏军之手。

    面对大夏的大军讨伐,幕府大将军几次求和皆被拒绝,苏辅亲自领兵于大阪城外击溃幕府将军德川纲吉率领的幕府大军,顺势攻克这一名城,又继续东进,携大胜之威围攻京都,向京都山城展开猛烈炮击。

    在猛烈炮击中,数枚炮弹先后命中御所,灵元国王不幸被倒塌掉落的石块砸死,国王之死令守军同仇敌忾,但他们最终还是敌不过夏军的猛烈攻势,京都随即沦陷。

    第二次夏日战争持续了五年,国王的死反而助长了幕府军的抵抗意愿,随着夏军攻克江户,俘虏德川纲吉,幕府才最终宣告投降,战争结束。

    随后,夏朝彻底吞并整个东瀛,朝廷裁撤现有的各布政使司,全部并入新设置的东瀛布政使司,以江户为省府,任苏辅为第一任东瀛总督。

    第二次夏日战争是武安年间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自那以后,夏朝就开始进入了发展时期,停止对外扩张。

    武安三十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终于在江宁问世,不过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这台蒸汽机车只能算是初代试验品,并不成熟,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

    虽然只是不成熟的试验品,但苏言还是对此感到开心,他看着那座钢铁巨兽,眼前仿佛依稀能够看见一辆辆蒸汽机车在华夏大地上轰鸣疾驰,运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货物和乘客,从机车顶部冒出的蒸汽冲天而起,随着微风的吹拂逐渐在半空消散……

    武安三十五年,大夏开国君主苏言在过完了他的60岁大寿后,躺在江宁皇城的乾清宫内奄奄一息,年轻时征战的暗疾在他年老以后逐渐显现出来,让他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躺在柔软的床榻上,周围是陪伴他大半辈子的郑皇后,以及他的太子、皇子和公主们,他们用悲伤的目光看着奄奄一息的皇帝,苏言的心中却并没有因为即将要面对死亡而产生恐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