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先必备的是茶叶、红糖、红枣、花生这些有着吉祥寓意的传统礼品,都用印着喜字的大红纸或红布精心包装好。 然后是高档些的糕点、烟酒,同样挑选了时下最好、最体面的牌子。 除了这些常规物品,赵素心还细心地提议: “晓芸她父母也是老师,咱们再挑几支好钢笔,还有扯几块质量好的料子。” 何卫国自然无不答应。 于是,他们又去文具柜台挑了两支英雄牌金笔,去布匹柜台选了几块颜色雅致的纯棉布。 这么一圈转下来,几个人手里都提满了大包小包,可谓是满载而归。 从商场出来,把大包小包的礼品塞进吉普车,赵素心看着何卫国,有些担忧地问: “卫国,今儿买这些东西,花销可不小。” “你眼看就要结婚,后面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身上钱还够不够?” “要是不够,嫂子这里先拿点给你应应急?” 何卫国还没来得及开口拒绝,旁边的周振邦就嘁了一声,抢先说道: “借什么借!素心你啊,就别瞎操心了!” “这小子家底厚实着呢,说不定比老子我还有钱!你可太小看他了!” 周振邦这话倒不是玩笑。 他清楚何卫国退伍时拿的安置费就不低,而且他知道何卫国在战场上颇有收获,尤其从那些大兵身上可没少扒拉好东西,家底绝对殷实。 再加上何卫国现在是轧钢厂的司机,收入稳定还有外快,怎么可能缺这点钱。 何卫国被周振邦点破,也只是笑了笑,对赵素心诚恳地说: “嫂子,你的心意我领了。” “不过钱的事你真不用担心,结婚的钱我有富余的。” 赵素心听他这么说,才放下心来,笑着点点头: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那嫂子就不瞎操心了。” 一行人重新上车,周振邦发动吉普,朝着崇文门附近李晓芸家驶去。 到达李家所在的胡同口时,刚好是正午时分。 李晓芸这边,昨天夜里回家后,就已经把何卫国今天要来正式提亲的事跟父母说了。 李父李母上次跟何卫国一起吃过饭,对这个沉稳踏实的年轻人很是满意,心里早已默许了这门亲事,自然也做好了接待的准备。 听到门外吉普车的动静和敲门声,李晓芸的弟弟李小军第一个跑出来开门。 小伙子很有礼貌地问了好,将周振邦、赵素心、何卫国和雨水几人迎了进去。 李父李母闻声也从屋里迎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热情而又得体的笑容。 李母亲切地招呼道: “哎呀,卫国,你们来了!快,快请进屋里坐!” 她说着,又看向女儿,“晓芸,给妈介绍介绍这二位贵客!” 李晓芸脸上带着羞涩又幸福的红晕,连忙上前一步,先指着赵素心介绍道: “爸,妈,这位是我们文化馆的赵馆长,也是我的领导。” 然后又介绍周振邦,“这位是周部长。” 第(3/3)页